“數字政府需要兩大支撐,一個是‘人、機、物’萬物智能互聯,一個是人工智能‘能理解會思考’,它們不僅可以讓老百姓更滿意,也讓公務員更高效更幸?!?,劉慶峰說,這兩項支撐讓數字政府的治理能力站在全新的舞臺上。
近日,2021 (第十六屆 ) 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暨首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在廣州舉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作《數字政府,因AI而能》主題分享。
劉慶峰介紹,AI核心技術的進步推動數字政府更加“耳聰目明”,例如,AI技術讓萬物互聯設備成為數字政府的數據來源,每一個人都是數據的生產者、擁有者和使用者,而數字政府因為認知智能的進步,將更智能、更有溫度地為人民服務。
劉慶峰現場演示了一段關于電視報道:伴隨著流利的粵語語音,視頻正下方顯示出標準的普通話文字,除粵語之外,英語、德語、西班牙語、日語等多個語種的翻譯技術都不斷推進。劉慶峰表示,最近兩年加大了多語種研發(fā)投入力度,“今天我們可以在100小時的數據上達到兩年前1萬小時的語音識別和翻譯的效果”。
隨著數字政府的建設,“數字公務員”應運而生。劉慶峰舉例,通過AI+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可以將一個檔案的處理效率比原來提升4倍,一個財務報銷從10-15分鐘減為2-3分鐘,熱線電話接聽可以節(jié)省60%的人力。
劉慶峰介紹,科大訊飛推出全國首創(chuàng)7×24小時政務服務“不打烊”,實現服務事項快速搜索,辦理渠道精準以及在線導航等服務,目前在長三角地區(qū)廣泛應用。比如對258個事項秒批秒辦,平均審批時間從原來的2天縮短為10秒,平均辦事環(huán)節(jié)從3.6個減少到1個,大為提升辦公效率。
此外,劉慶峰現場演示了如何花幾秒鐘就迅速生成一個由用戶自己定義眼睛、眉毛、鼻子等個性化五官特點的虛擬人助理。他介紹,虛擬人交互平臺可以讓公務員等用戶自己來定義喜歡的形象,包括聲音、表情、動作和情感在內,讓數字政府的建設更有親和力,為老百姓提供更加生動溫馨的服務。
“數字政府面臨的技術挑戰(zhàn)非常多”,劉慶峰說,場景越來越多、開發(fā)工作量大,技術路線分化、重復投入多,技術迭代速度慢等挑戰(zhàn)無處不在。如何應對?這需要生態(tài)的繁榮,需要一體化平臺去支撐。他從三方面提出面向未來的開放異構平臺架構:
第一,要構建底層的異構開放平臺,政府主導、行業(yè)龍頭優(yōu)勢互補,統一技術標準。在這個基礎上要包括數據中臺、AI中臺和安全管理中臺。
第二,要有數據聯合開放的相關標準,明確數據主權,強化數據共享,支撐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的協同發(fā)展。
第三,要用“低代碼”甚至“零代碼”方式,讓各個應用單位不用再找“定制”的合作伙伴來定,“拖拖拽拽”應用就可以做出來?!袄习傩沼邢敕ň土⒖逃腥丝梢宰龀鰜?,形成非常豐富的生態(tài)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