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公司高級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黃方紅做情況說明
大家下午好,今天這個電話會議主要關于美國商務部將??低暳腥氤隹诠苤茖嶓w清單這個話題,媒體朋友說的“制裁”、“斷供”、“黑名單”,或者開玩笑說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yè)的認證,指的都是這個實體清單。海康威視一年多前就被美國國會議員聯(lián)名提議上這個清單,我們通過各種努力,熬了一年多,我們最終也還是上了這個清單,但是這一年多的時間還是給公司騰挪了很多空間。下面我先代表公司做個簡單的情況匯報:
一、被列入實體清單將產生的限制
美國商務部的決定于北京時間今天中午12:00生效。列入實體清單受到的主要限制包括:從美國或其他國家進口美國原產的商品、技術或軟件受到限制;進口其他國家商品,如果美國管制物項的價值占比超過25%,受到限制;產品利用美國原產技術或軟件直接生產,或利用美國原產技術或軟件建設的工廠生產,受到限制。
需要特別進行澄清的是列入實體清單并不會限制以下行為:
1、繼續(xù)向美國出口。??低暃]有放棄美國市場的計劃,我們仍然會繼續(xù)開拓美國市場,繼續(xù)服務美國市場的客戶;
2、為中國國內客戶或其他國家客戶提供??低暤漠a品和服務不受任何限制,請所有??低暤目蛻舴判?,公司有能力保證持續(xù)、穩(wěn)定的產品供應;
3、除了受到限制的采購內容,海康威視其他方面的經營活動不受任何限制。
二、美國商務部將海康威視列入實體清單的理由
法律依據是《美國出口管制條例》(EAR)(15 CFR,第C分章,第744部分,第4號補編)指明實體被合理地認為涉及、或構成重大威脅被卷入或即將被卷入,任何有違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活動。(此前被制裁的包括華為、中科曙光等等也是這個理由)
最終用戶審查委員會(ERC)(由商務部(主席)、國務院、國防部、能源部以及財政部(若需要)的代表),決定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公安廳,下屬18個市縣公安局等被列入實體清單,這些實體都參與了違反美國外交政策利益的行為;8家公司幫助這些行為得以實現(xiàn)。
除了披露上述這個理由,美國商務部未提供其他根據,??低暸c美國商務部及其他政府部門進行直接溝通已有一年多的時間,商務部和其他政府部門從未向??低曋鲃诱{查了解關于新疆項目的情況。
2019年1月,本著公開、透明的原則,海康威視主動聘請了美國律師Pierre-Richard Prosper先生、他也是美國的前大使、人權領域的專家,開展獨立的調查工作。過去十個月中,Prosper團隊四次來到中國進行走訪,在新加坡與公司高管和董事進行了訪談和會議。Prosper團隊審閱和分析了公司的合規(guī)政策和程序、內控制度、治理架構、5個新疆項目相關的大量文件。在調查過程中,Prosper團隊就公司合規(guī)體系和治理架構指出不足,并向董事和管理層提出了全面的改善建議。公司管理層已經開始著手實施律師建議的改善措施。
目前,Prosper團隊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證據顯示??低曉趨⑴c這些項目時有任何違反法律的意圖,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證據顯示??低曉谥榈那闆r下積極參與了這些所謂的侵犯人權行為。Prosper團隊正在對報告進行最終整理,預計在11月初完成終稿。
??低曔^去一年曾多次對美國制裁的消息回應媒體,都有提到“公平、公正”,因為美國是全球矚目的法治國家,我們希望得到一個法治國家和民主政府的公平公正對待。??低晱?018年的8月28日被美國國會反華議員聯(lián)名提議制裁,之后反復多次被美國國會反華議員提議制裁,但是,并沒有美國議員和政府部門真正關心海康威視有沒有做過不恰當?shù)男袨?,制裁更像是美國政客游戲桌上的籌碼。
三、海康威視的供應鏈應對工作
一年多來,我們積極與美國政府部門聯(lián)系,努力澄清誤解。另一方面,基于供應鏈穩(wěn)定性的考慮,我們加強了物料替代工作。
我們建立和完善了遵循全球主要經濟體出口管制規(guī)定的合規(guī)體系。對所有美國物料都做了梳理,全面開展了美國元器件的替代工作。
目前,絕大多數(shù)美國元器件都可以進行直接替代或通過新的設計方案進行替代,不會影響產品性能或影響較為輕微。
少量暫時來不及替代的物料,我們通過增加庫存來換取更長的替代處理時間。
還有少量物料,通過調整業(yè)務策略,由客戶自行采購,組合使用。
有些人擔心不能直接替代的物料會對公司產生較大影響,我們自己判斷影響的范圍比較有限,公司可以提供性能相同或相似的其他產品方案進行替代。
在保持產品核心競爭力方面,公司的態(tài)度非常堅決,芯片受限制,我們換芯片,換不了芯片的,我們換組件,換不了組件的,我們重新設計產品。如果必要,我們將自己設計芯片。
我們會進一步加大研發(fā)投入,從產品、系統(tǒng),到探測器、處理器,會向更基礎的領域投入研發(fā)資源。但我們依然會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依然發(fā)展全球供應鏈體系。我們依然相信市場經濟。
四、關于公司業(yè)績預期
最后,關于2019年業(yè)績預期,實體清單有可能短時間會造成一波沖擊,短期可能對公司業(yè)績造成一些波動,中長期來看影響會減小。公司將繼續(xù)保持穩(wěn)健的經營策略,我們對公司中長期的發(fā)展抱有堅定的信念。
第二部分:公司總裁胡揚忠、高級副總裁黃方紅與投資者交流問答:
Q:胡總您好,過去一年的時間我們在做積極的供應鏈準備,是否可以分享一下,現(xiàn)在對美國的依存度和一年前相比降到多少,另外我們也在做智能化轉型,這個事件對未來的發(fā)展有什么影響,我們產品有什么規(guī)劃?
A:你好,以前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不太會專門考慮物料來自哪個國家。過去,美國在半導體產業(yè)里地位很高,種類也很多。安防行業(yè),我們把物料分成通用和專用兩類器件,在專用器件里,我們對美國的依賴已經非常非常低。比如鏡頭,來自于聯(lián)合光電、舜宇光學、宇瞳光學等等,基本上都是國產的。在Sensor上,豪威科技已經回歸中國,其他的一些公司也在成長,在海外的供應商主要是日本的Sony,也有美國供應商。在主控芯片上,無論是DVR/NVR還是攝像機上,國產的SoC主芯片大致上占到八九成。這是專用芯片的情況。
在通用芯片上的依賴更大一點,比如Flash、DDR,比如用在服務器上的CPU,用在專業(yè)相機里面的FPGA,以及早期做AI產品時使用的GPU,在特定場合會使用的DSP、GPU等等,國產比例很低。不過現(xiàn)在有幾個大的變化,第一,AI在從15年開始用GPU來做,到現(xiàn)在已經將引擎集成到SOC中,所以現(xiàn)在對GPU的依賴在下降。第二,由于SOC的性能在發(fā)展,以前需要FPGA來做的工作,比如3D降噪功能,現(xiàn)在SOC中都已經集成進去了。以前還會在SOC中包含DSP來做開發(fā),現(xiàn)在由于ARM的性能提升明顯,緩存也在變大,所以有一些功能就在ARM上來做了,這樣對FPGA和DSP的依賴度也在下降。
所以,整體來說對美國物料的依賴程度是在下降的,對于監(jiān)控產品這個專業(yè)市場,專用器件用的多,對美國的依賴程度是不高的。
Q:您如何看現(xiàn)在的競爭格局,現(xiàn)在看目前幾乎所有的競爭對手都上了實體清單,國內的競爭格局會如何演進?目前??狄彩侨蜃畲蟮陌卜缽S商,未來的全球的競爭會如何發(fā)展?
A:市場走勢一直在發(fā)生變化,不過無論有沒有實體清單的制裁,在安防監(jiān)控行業(yè),在廠商市場中,中國公司一定是主流玩家。未來幾年里我們看不到其他區(qū)域公司會有比較大的成長和變化。當然據說這次制裁背后有一些美國公司的推動,也看到他們聘請了游說公司,但是這改變不了中國企業(yè)在市場中的優(yōu)勢地位。
Q:胡總您好,目前美國芯片在采購中的占比有多少,有些芯片在采用其他方案替代,目前進展如何?另外公司也在自研芯片,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相關情況?謝謝。
A:你好,對于哪家公司或者哪類芯片的具體占比,我們沒有對外披露過相關數(shù)據,同時這個比例的大小并不能說明問題,有的企業(yè)比例大、金額大,但并不一定影響就大。
有些芯片不會是完全的pin2pin兼容替換,有些東西我們要重新設計,具體設計中是選擇這樣的還是那樣的技術路線,是由多因素來決定的,考慮的也要包括供應鏈安全——如果供應商因為某些原因不能交付,那我們就不會選擇它。所以供應鏈安全是我們一直在考慮的,美國這個事情鬧得有點大,大家才更關注,但在供應鏈安全方面這本來就是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在新的芯片的開發(fā)上其實是兩件事,一方面是公司對產業(yè)鏈的扶持。過去這些年間,??翟谶@個產業(yè)里面是做出了貢獻的,比如編碼芯片最初的選擇是飛利浦半導體,之后是TI,再之后國內為主。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都會優(yōu)先選用國內的供應商,國內供應商響應速度快,決策簡單,與整機廠商配合更好,比如海思、富瀚微、聯(lián)合光學等等,也包括在和小一些的通用器件供應商的合作方面,??刀紩喾龀謬鴥裙獭?/p>
另一方面,由于這兩年美國斷供的壓力存在,公司也在考慮自研,這方面的考慮和安排都在推進,也做了一些工作。
另外,芯片不神秘,由于現(xiàn)在IP共享的策略,導致芯片已經沒有那么復雜。在1994年的時候我們就做過芯片設計。集成電路產業(yè)龐雜,分工很細,涉及到太多的方面。單純一家公司設計一個芯片,流片成功,并不重要。對于國家而言,對于中國的整個IC產業(yè)鏈來說,構建起自己完整的IC產業(yè)鏈,是更應該關心的事情。
Q:我們有一定的美國物料可能暫時還沒有一個很好的替代性的方案,所以已經做了存貨的準備,還有一部分像硬盤這類的物料相關的業(yè)務公司可能會放棄掉,請胡總是否能就這兩個方面再給我們多披露一些量化的信息,例如可能戰(zhàn)略上會考慮放棄的業(yè)務具體有哪些?這些占比大概有多少?還有暫時沒有辦法替代的已經做了存貨的業(yè)務,我們目前有做了多久存貨的儲備,如果存貨后面完全消耗掉的話,對我們后續(xù)的收入影響又會有多少?
A:首先說一下存貨的事情,存貨不是來解決永久問題的,存貨是給產品的切換騰出更多時間空間,存貨只是讓自己變得從容一些。比如說有時候我們已經把不使用美國物料的新產品設計完成了,但是也不一定發(fā)布這個產品,如果不被制裁就不發(fā)布了,制裁之后才會發(fā)布這個產品;或是有些可以替換的產品方案有了,但不一定去投入生產。如果現(xiàn)在手上有存貨,我們就有時間發(fā)布這些產品,正式把這些產品量產。
我們有一家美國供應商,他的芯片設計在臺灣,軟件開發(fā)在大陸,流片在韓國,芯片制造跟美國沒多大關系但是他是一家美國公司,這個產品不用ECCN號,美國來源的物項占比不到25%,就不存在限制的問題。是美國的公司,但他提供的可能不是美國產品,怎么來解釋這個事情?所以這是美國物料還是不是美國物料?這種情況現(xiàn)在還在蔓延,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造集散地,美國很多公司都在計算25%的比例。關于美國出口管制,現(xiàn)在有很多爭議的地方。
我們的供應商是美國的公司,但他提供的東西可能不是美國的物料。我們沒做統(tǒng)計數(shù)據,我們每個物料一一在確認、在替換。從去年5月份覺得局勢不對,就在做這方面的考慮和安排,也在做相應的調整。過去的這一年多時間,給了我們很多調整的空間,今天面對美國制裁的時候,會顯得比較從容一些,沒那么大的壓力。
這些存貨消耗完了以后,我覺得沒什么影響。
Q:從近一年多的準備過程來看,比如找新供應商做方案替換、測試等,在性能和綜合成本及匹配度方面,相比以往成熟產品的差距有多大?會需要多長時間?
A:差距不大,如果大的話情況會很嚴重,原來定義的性能就達不到了。但有些方面會有差異,比如說功耗,有些企業(yè)的物料可能功耗會更低一點,也可能在性價比上面顯得會更好一些。有些可能由于設計人員的習慣,用慣了某家公司的芯片后,上手更快,穩(wěn)定性做的更好,更換供應商后穩(wěn)定性會差一點,但經過磨合以后,也會改善。所以任何的切換都有一定的風險和成本,包括開發(fā)成本,也包括可能增加一些硬件成本。如果現(xiàn)在做的東西各方面都比以前好,那以前不就選擇錯了?不是這樣的。所以敏感程度沒有那么高,差距也沒有那么大,供應商之間在性價比方面,也會自動調節(jié)尋求平衡。在平衡過程中,對于新進入者,策略一般會更激進一些。對??祦碚f,比如我們用了很多A的芯片,工程師上手很快,工具也方便,故會慣性的優(yōu)先選擇用A公司的芯片;若換一個IC,則需要磨合屬于他的工具,開發(fā)周期會長一些。開發(fā)交付后,測試、驗證及反饋、checklist也要一定的周期。但從現(xiàn)在來看這個局面,從公司的風險管控角度來說,一定要規(guī)避。之前我們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有些廠家的芯片也會拿來開發(fā),開發(fā)完以后我們不一定發(fā)布這個產品,這是供應鏈安全的管理需要,要避免單一供應商風險,否則就會存在斷供的問題。比如某個供應商工廠失火了怎么辦?也有供應商策略調整的情況發(fā)生,比如現(xiàn)在提供這個產品,但未來業(yè)務調整,這個需求就砍掉了。所以在芯片的供應商選擇上是比較復雜的,不僅僅是因為今天美國的斷供,這個工作是一直持續(xù)在做的,不是美國要斷供才做這個事情。
所以我們來看這個事情的時候,如果所有美國供應商同時出問題,這就是大問題了,而現(xiàn)在因為有一年多的準備時間,所以顯得比較從容。未來我們在供應商選擇的時候會多一個維度。以前比如說A、B是競爭供應商,選擇A,也會導入B作為A的備份,現(xiàn)在因為A、B都是美國的供應商,就需要導入其他國家的供應商做備份,多了一個維度考慮,沒有那么嚴重。
Q:2012年的時候海思逐步替代海外廠商的編解碼芯片,這個過程是漸進的。但此次由于外部環(huán)境的原因,整個供應鏈的替換進度會更快,從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來看,這些新公司,即我們看到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整個產品的量還不是特別大,我們是愿意給他單子去扶持他、養(yǎng)他就能比較快的替換呢?還是需要我們去協(xié)助他在整個產業(yè)鏈上搭建生態(tài),需要的時間可能會比預想的更長一些?
A:會謹慎。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先切一部分訂單,給國內的供應商,我們希望國內的供應商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美國政府逼迫我們這樣做。這些年也并不是現(xiàn)在才這樣做,我們以前也是這樣做的。比如我們有供應商曾經送樣品送了18次,我們用一年多的時間磨合,希望他能夠做起來。國內供應商在溝通、產品策略的調整、時間進度的安排等方面,可以走的更緊密一些。現(xiàn)在我們對國內的供應商會給更多的傾斜,但依然有風險管控的問題。先給他5%、10%的訂單,等他通過一代一代產品的迭代,質量的穩(wěn)定性、功耗、干擾的問題一一解決,有些涉及內部產品跟不上、產品缺陷的問題一一改善等等。我們供應鏈安全很重要,客戶依然是至上的,我們把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依然是排在第一位的。
Q:胡總、黃總您好,公司在后端產品中控產品上可以以商業(yè)的方式讓合作伙伴自行采購,同時提供前端以及其他產品和解決方案,那是不是說對于前者在營收上會有一些影響?
A:可以這么理解,對公司的營收影響多一點,但對利潤的影響不會大。以服務器為例,無論是??底约禾峁┻€是從其他地方購買或者取消服務器的銷售,對??刀疾粫a生特別大的影響,因為服務器的毛利本身較低。服務器里面的軟件才是核心,是海康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的地方。所以如果這種情況出現(xiàn),對收入會有些影響,但對利潤的影響不大。
Q:那可以理解說這是一個短期的影響嗎,就是可能在未來的十二個月以內你們自己或者供應商可以處理好這個問題?
A:多長時間處理好,不是特別重要的。現(xiàn)在這個問題已經不是那么緊迫了。
Q:在西方比較成熟的市場,他們會擔心管制對他們的系統(tǒng)有影響嗎?或者說跟美國客戶合作的時候會不會受到影響,他們寧愿選沒有在entity list里面的一些供應商?公司會不會投放更多的資源去開發(fā)東南亞或者南美地區(qū)的市場去彌補這塊受到的影響?
A:實際情況有一些差別。其實西方絕大部分公司都沒有經歷過自己的供應商被制裁、被美國出口管制這個情況。所以聽到這個事件首先會害怕、恐懼和躲避,在過去的一年多我們不斷的在跟他們溝通。海康一年前也沒有想到我們會面臨被出口管制這樣的風險。這個可能性出現(xiàn)以后我們聘請了律師、顧問一起來探討。出口管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公司昨天在歐洲有兩場路演,但整個歐洲只接到一個問詢關于??当患{入實體清單后會對公司產生什么影響的電話,客戶已經慢慢理解和接受這個事情了,不像以前這么恐懼。
Q:您好,胡總、黃總,想請問如果像前面所說,有些配件讓客戶自行采購的話,會對收入產生壓力。但是我們之后股權激勵對收入有這樣一個要求,那么我想問問公司現(xiàn)在對股權激勵這一塊是一個什么樣的想法,包括對未來中長期收入的增長有一個什么新的想法?
A:這個話題我們內部也討論了很多次。確實在2018年做股權激勵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想到說2019年會發(fā)生這么多事?,F(xiàn)在看來不確定性很大,目前來看有兩種選擇,一是延遲兌現(xiàn),就是把兌現(xiàn)周期延長,二是考慮降低兌現(xiàn)條件。具體怎么樣我們會經過充分討論以后再來決定,因為目前情況不太明朗,所以我們也不能給出最后的決定,只能再等等看情況怎么發(fā)展。公司全體員工目前都非常努力,在做各方面的工作,我們四季度再看看變化,如果說有比較明顯的變化,我們會及時跟投資者、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等各方溝通。暫時能夠披露的是這些信息。另外,公司在經營上面肯定是務實的,不會為了兌現(xiàn)股權激勵來做一些不合適的事情。
Q:如何看2019年三季度、四季度國內市場的景氣度?目前公司智能化升級的進展情況如何?
A:現(xiàn)在臨近第三季度業(yè)績發(fā)布,關于業(yè)績以及行業(yè)方面的問題我們到時候再詳細討論。謝謝。
Q:公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將??祻摹皩嶓w清單”上移除?聘請美國律師出具人權方面的報告或者對新疆業(yè)務進行調整是否會對移除清單產生積極影響?
A:在新疆人權方面,公司始終秉持誠意的態(tài)度,一年多來積極主動地跟美國政府溝通,并且聘請權威的人權律師、專家對公司進行審核,但美國媒體仍在不斷炒作,美國政府不關心事實,關心的只是制裁手段。目前看來,公司采取的措施基本不會對移除“實體清單”產生影響。但??等詴^續(xù)朝這個方向努力,更加開放透明,并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合規(guī)體系。列入實體清單這個事件的確給投資者,特別是海外的投資者帶來一些困惑,公司也努力在做一些澄清,但目前來看,美國的政治家對制裁更感興趣,而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努力太少。公司還是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謝謝。
Q:新疆的公安部門也被列入了“實體清單”,對于新疆未來的安防需求是否會產生影響?
A:中國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和方法,不同的地區(qū)也各有不同。公司方面,目前只看到外交部發(fā)言人的回應,還沒看到新疆政府的回應,也沒有看到新疆市場有什么明顯的變化。謝謝。
Q:剛才提到實體清單對公司短期經營會造成波動,公司會保證給客戶持續(xù)穩(wěn)定的產品供應。請問與供給相比,費用對公司的影響如何?會不會因為額外的費用增加影響利潤?
A:研發(fā)投入這個工作是持續(xù)在做的,2018年研發(fā)費用就有比較大的增長,往年研發(fā)費用占營業(yè)收入的7-8%,2018年近9%。從企業(yè)經營安全的角度來考慮,肯定是愿意增加冗余來降低經營風險,不僅僅是研發(fā)費用這一個方面。
實體清單短期可能會帶來一些波動。客戶端的影響有可能比我們預計的要小一點,因為事件已經折騰很長時間了。昨天我們與一位客戶交流,他也知道我們上實體清單了,但完全沒談這個問題,都在談未來合作的事情。很多客戶不那么關心制裁,他們認為中國公司在這方面有持續(xù)的競爭力,實體清單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