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京日報的消息顯示,1月15日,中國科學院正式發(fā)布了A類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2018年度成果——地球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據介紹,這個數據共享大平臺就好比一個數據“淘寶”網,不僅能服務“一帶一路”區(qū)域項目建設及遺產保護等,普通公眾也可以搜索海量數據,還能通過APP應用獲取植物、動物等各種科普信息。
根據中科院副院長、地球大數據先導專項領導小組副組長張亞平介紹,地球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是集成多領域海量數據、服務數據驅動的科學發(fā)現(xiàn)與決策支持的科學平臺。該平臺以共享方式為全球用戶提供系統(tǒng)、多元、動態(tài)、連續(xù)并具有全球唯一標識規(guī)范化的地球大數據,通過建立數據、計算與服務為一體的數據共享系統(tǒng),推動形成地球科學數據共享新模式。
截止目前,“地球大數據共享平臺”共享數據總量約5PB,其中包括對地觀測數據、生物生態(tài)數據、大氣海洋數據等,用戶目前可以在線檢索到40%的數據。其中對地觀測數據1.8PB,生物生態(tài)數據2.6PB,大氣海洋數據0.4PB,基礎地理數據及地面觀測數據0.2PB;地層學與古生物數據庫49萬條數據記錄、中國生物物種名錄360萬條、微生物資源數據庫42萬條、組學數據目前在線10億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