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16年,非要說無人機行業(yè)有什么轉變,那就是業(yè)界對無人機的“好用”屬性要求增加了。
從無人機風口襲來到2016年之前,整個行業(yè)似乎都陷入了一個怪圈,“追逐大疆”、“超越大疆”成為了那個時代多數無人機廠商約定俗稱的口號。然而就在2016年,這些廠商似乎突然集體清醒了,發(fā)現了消費級的局限以及垂直領域的機會,紛紛掉頭將炮眼瞄準了更多的實用性專業(yè)領域,其中農業(yè)就是重要目標之一。
一、農業(yè)無人機不一定都在噴農藥
在過去一年,農業(yè)領域成為了眾多無人機廠家的必爭之地,然而在這個領域,多數廠商還是以植保(噴農藥)為主,其中硬件廠商多數還是選擇了市場主流了多旋翼形態(tài),固定翼在這一年并沒有成為“風口中的豬”。即便如此,瑞典這家公司還是參與到了農業(yè)領域,他們所造的無人機既不能灑農藥,也不是多旋翼。
senseFly是瑞士洛桑的一家無人機公司,如果不是經常關注工業(yè)無人機的人對這家公司可能不是很熟悉。該公司長期以來專注無人機的地理勘探與測繪,并且在建筑業(yè)、農業(yè)、礦業(yè)以及人道主義援助行業(yè)也有所涉獵。
2016年對于senseFly來說算是比較重要的一年,這一年該公司推出了好幾款專業(yè)級無人機,同樣主要還是用于地理測繪用途,在這幾款機器中,一款名為eBee SQ的機器則是瞄準了農業(yè)領域,與一般廠商在農業(yè)領域專注植保(農藥噴灑)的玩法不同的是,這款無人機主要用來收集農作物的高精度數據。
2016年9月1日在新加坡舉辦的亞洲商業(yè)無人機峰會上,senseFly正式發(fā)布了eBee SQ無人機,這款無人機的外形跟Parrot前不久新出的固定翼無人機Parrot Disco十分相像,其實也不奇怪,法國的無人機制造商Parrot在2012年就收購了senseFly,希望借此推廣商用無人機。只不過senseFly現在還是一個獨立品牌,會推出自己的產品。這款農業(yè)無人機就是專為Parrot Sequoia多光譜相機而研發(fā)的(Sequoia是Parrot在去年2月推出的一款能夠“測定不可見光”的多光譜微型傳感器,它能通過拍攝紅外線校準圖像以采集數據,專為農業(yè)領域而定制,可采集的數據多為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數據)。
eBee SQ無人機的傳感器可在一次飛行中同時獲取五種光譜波段的精準數據,包括近紅外、紅邊、紅光與綠光,與可見光RGB圖像,最后收集的信息通過相應的云計算處理可生成指數地圖等多種數據,這些數據可應用于多項農業(yè)分析(比如分析植物的葉綠素水平),來判斷植物的狀態(tài)。
簡單來說,這個無人機就是使用一系列的高級傳感器來幫助農民找到作物生長良好/生長出問題的區(qū)域。農民可以通過無人機得到的分析結果,進入田地并且測試該地區(qū)是否有可能發(fā)生災害等情況。借鑒這些數據來實地觀察得出結論之后再決定是否要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要比不分青紅皂白大面積的噴農藥效果好得多。
據senseFly介紹,由于是固定翼,所以比多軸更加提高了不少效率,eBee SQ無人機能夠在120米高度進行勘測,單次飛行能夠覆蓋200公頃面積的土地。
二、精準農業(yè)時代的“情報商”
精準農業(yè)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fā)展的一種新潮流,利用遙感等多種技術實時獲取特定區(qū)域農作物生長變化信息,并針對相應信息對區(qū)域內發(fā)生(或即將發(fā)生)病蟲害等生長困難的作物進行維護處理已經成為了當代農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一些“信息情報”商也就營運而生,跟無人機廠商不同的是,這些情報商更側重在軟件解決方案上。Agribotix就是這樣一家公司。
2013年Agribotix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成立,是一家專注為農業(yè)應用提供分析的無人機軟件公司。
對早前的用無人機做“精準農業(yè)”的飛手、農民來說,獲得數據確實相對容易,但是在“哪條數據對自身更有利?”、“如何有效管理數據”等方面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而Agribotix當初也是覺得飛手、農民需要一種簡單的方法來生成對農民有用的報告(比如用以發(fā)現問題區(qū)域的農田俯視圖和幫助準確施肥的區(qū)域地圖),從而開發(fā)出了一種能滿足這些及更多需求的解決方案。
經過潛心研發(fā)Agribotix目前已經推出了兩種核心的解決方案:一是直接提供帶“無人機收集服務”的全套數據解析方案,另一個是推出了“Bring Your Own Drone”自助式數據處理和分析服務。
兩種方案核心其實都是數據處理,前者是基于硬件(其他廠商提供),后者是農戶自助系統。簡單來說,Agribotix在獲得了一定的信息之后,會通過其自有的FarmLens數據分析平臺來分析無人機所收集的圖像和數據,為農民提供直觀、可操作的信息。比如幫助季節(jié)性施肥的指示地圖、用于確定有害雜草密集的詳細位置、估計其覆蓋范圍的雜草報告等諸多專業(yè)有效信息報告。提供這些實用信息之后,還未為客戶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以減少農民的農田投入,加大收益。
三、合體
農民或者農用無人機的飛手無論是在飛行還是數據處理方面都需要一些專業(yè)化的訓練,但是相對于數據采集來說,數據處理顯然學習成本更高一些。
另外,專注于數據處理的廠商希望找到更靠譜的無人機廠商做載體,這樣才能取得更多、更優(yōu)質的數據信息,最終處理過的數據管理才更精準,對農民更加有益。
所以,近日造飛機的senseFly和收數據的Agribotix宣布合作,將兩家的無人機硬件優(yōu)勢和數據處理解決方案相結合,推出一個新的“精準農業(yè)”解決方案。
簡單來說,在這個新的解決方案中,senseFly負責提供高精度傳感器的eBee SQ農業(yè)無人機和數據收集、處理的相關技術,而Agribotix會將該無人機當做最新的信息收集載體,把其收集的信息上傳至其FarmLens數據分析平臺來進行數據運作,使收集和分析空中數據變得更直接、更有效。
簡單來說,在兩家合作之后,農戶拿到的eBee SQ無人機就是已經與FarmLens數據分析平臺綁定的了,農戶只需在農田上進行飛行采集數據,Agribotix就會通過其擅長的數據解決方案來給農戶相應有效的建議,讓農田作業(yè)更加精準高效。
就像最開始說的,如今農業(yè)無人機的主流依然是“噴農藥”,但也不乏一些像senseFly和Agribotix這樣的廠商,在主流之外做一些有益于垂直領域發(fā)展的技術,所以說,雖然無人機領域發(fā)展的愈加成熟,各個領域都開始有一些看似既定的目標和方向,但“垂直領域(如農業(yè))”也只是在大市場環(huán)境下的“細分”而已,而在這個“細分”之中,一樣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senseFly和Agribotix的合作也許能給精準農業(yè)市場的無人機廠商帶來一些啟發(fā)和轉變,日后在農業(yè)領域這樣的細分市場是否會再出現無人機的“新玩法”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