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說到紫光入股西部數據,就不得不讓人想起7月份的一則業(yè)內傳言:紫光向美光發(fā)出230億美元收購邀約,但疑因遭遇美國政府的干擾而未成行。同時,更有業(yè)內人士指出,西部數據是美國公司,在美國第一大股東不代表控制權,而且紫光38億美元收購西部數據15%股份,溢價超過30%,所以這筆“限制又多,所得又不確定”的收購看起來不像是一筆好生意。
誠然,和美光代表存儲未來發(fā)展方向的“固態(tài)硬盤”標簽相比,西部數據的“機械硬盤”標簽看起來的確不夠高大上,不僅市場增長乏力,而且西部數據當年曾被競爭對手希捷奪去過市場份額第一的新聞依舊“深入人心”。
但是,僅僅把西部數據看成是美光的“替代品”,把入股西部數據當作紫光收購美光受阻的“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就太過于片面了。
近了看,在機械硬盤市場,西部數據和希捷兩強爭霸的局勢十分穩(wěn)定,數據顯示前者還稍占上風。雖然西部數據是傳統機械硬盤的主要提供商,但是通過近年來的多起并購,已經在固態(tài)硬盤領域樹立起了自己的行業(yè)地位,紫光入股之后,同樣可以在固態(tài)硬盤市場大展宏圖。
對此,TrendForce旗下記憶體儲存事業(yè)處研究協理楊文得表示,NAND Flash儲存的影響性逐漸擴大,使過去三年來各儲存設備與硬盤廠積極加快在Flash儲存方面的布局,并購案如火如荼,成交金額也水漲船高。其中以西部數據為現階段并購腳步最快的廠商,已砸下超過11億美元在并購上。透過快速并購,西部數據本身所擁有的完整機械與固態(tài)全系列儲存解決方案吸引力十足。
就NAND Flash產業(yè)而言,除了Flash芯片生產外,儲存設備所衍生的產品應用、系統整合、軟硬件、控制芯片等眾多項目也是不可缺少的發(fā)展關鍵因素。在中國半導體業(yè)積極往存儲領域邁進的同時,NAND Flash芯片、產品供應商也將成為中國布局儲存裝置中的重點發(fā)展項目,因此紫光入股西部數據的投資案極具指標性意義。
遠了說,雖然紫光收購美光可能遭遇美國政府的干擾,但是入股西部數據卻為未來紫光與美光合作奠定了基礎,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分析道,掌控西部數據并不是紫光的真正訴求,紫光的深層次目的是通過入股獲得未來在我國成立合資公司的控制權。
王艷輝進一步表示,未來紫光如果收購美光不成,將同樣采用入股模式進行合作。一旦入股美光,紫光便可以通過與美光在我國成立合資公司并控股的方式,曲線救國,進而成為我國大陸存儲領域的霸主。
紫光的終極目標
從“臺灣存儲器教父”高啟全即將加盟紫光的消息,更可以看出紫光發(fā)展存儲產業(yè)的決心和方向。
10月5日,業(yè)內傳出華亞微董事長高啟全即將退休,未來將加盟紫光出任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負責存儲業(yè)務。要知道,作為美光的主要代工合作伙伴,美光持有華亞微四成股份。所以華亞微掌門人高啟全無疑是未來紫光存儲帝國的最佳操盤手,高啟全的加盟也將補齊紫光存儲帝國版圖的最后一塊短板。
“與國家傳統自主發(fā)展集成電路模式不同,紫光橫空出世憑借的是‘拿來主義’,憑借的是我國大陸的資金優(yōu)勢、快速發(fā)展的市場優(yōu)勢以及全球華人企業(yè)的人才儲備,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接盤西方技術,縮小與歐美的技術差距。”王艷輝表示,“整合全球資源,找準操盤手,輔以我國大陸的資金、政策和市場,紫光的經營策略越來越清晰,其存儲帝國版圖也越來越靠譜。”
那么,隨著通過資本和股權收購整合高科技公司的步伐越邁越快,紫光最終走向何方?
用清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曾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要打造一條完整而強大的“云—網—端”產業(yè)鏈。
實際上,梳理紫光集團自2013年以來的一系列市場投資,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所有運作正是圍繞這一目標在逐層推進。
紫光集團先是收購展訊和銳迪科兩家國內主要的移動通信芯片設計公司,以資本運作的方式強勢進入了集成電路領域;又通過定向增資成為TCL第四大股東,認購同方股份非公開發(fā)行股份,投資沈陽機床成為第二大股東,為進入消費電子、智能制造等新興應用行業(yè)進行布局;從惠普手中收購新華三添補了其在網絡設備上的不足;此次入股西部數據,以及未來可能與美光的合作,則為其“云—網—端”的“云”上添加了存儲的重要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