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MS報告顯示,智能穿戴設備的市場有望在2016年達到1.71億的出貨量。智能穿戴設備雖為舶來品,但其發(fā)展勢頭和用戶關注度卻是水漲船高,并有望成為后兩年電子行業(yè)的又一增長點。
誰得到了用戶,誰就擁有更多資本。了解和分析用戶的消費行為不僅對企業(yè)確定產品屬性,定位和方向起到關鍵性作用,也是企業(yè)一勞永逸,迅速打開市場的有利保障。因此,對目標用戶進行需求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2015多人行智能穿戴設備展會上,中興通訊終端用戶研究與創(chuàng)新負責人王健在“中國國際智能硬件高峰論壇”上做了精彩的分享。
一、智能穿戴消費主流用戶 男性占92%
當前,中國的消費人群以80、90后為消費主體,但消費者對智能穿戴設備普遍認識尚淺,接受能力差。
在Ticwear智能手表使用人群的一份用戶報告中顯示,絕大部分用戶為moto360手表用戶,少部分為LG G watch R用戶。而這些用戶有一個共同的特征:男性占絕大多數,為92%,女性占7%,其中80后占38%,90近36%。而這些消費人群大多分布在北京、廣東、浙江等發(fā)達城市。
二、中國17%的消費看中智能穿戴設備的準確性
相關數據顯示,全球智能穿戴設備用戶最關心的是產品的價格,占21%,功能方面占14%,活動檢測占13%。而中興在對五個國家調研中發(fā)現,除了中國,價格都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因素。有17%的中國消費者認為準確性才是最重要調研的選購因素,而且,中國消費者和其他國家的消費者相比,明顯更注重品牌,近15%。
三、全球超過29%的用戶首選智能表的運動檢測功能
據了解,目前在智能穿戴手表的功能上分析,大致包括運動檢測、打電話、看時間、其他app、GPS、通知中心、基礎的網絡搜索、發(fā)送短信、鬧鐘功能。
在調查中,有29%的用戶會關注運動檢測,13%的選擇打電話功能,10%的看中其導航功能。專家分析,健身在后面發(fā)達國家比較普及,而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說,健身還未成為一種全民習慣,亞洲的消費者對健康管理和記錄個人健康數據的需求要比健康管理更高。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設備互通性更強,產品新增更多突破口,產業(yè)鏈逐步成熟,智能穿戴設備所引申出來的相關產業(yè)也將快速發(fā)展, 2015年將進入專業(yè)、理性的發(fā)展狀態(tài)。同時,消費者對智能穿戴設備認識增強,尤其是智能手環(huán)、可穿戴醫(yī)療產品的發(fā)展,消費者對于智能穿戴設備的認知正在由模糊轉向清晰,購買需求也將在未來一兩年得到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