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3年,威海在山東省率先推出了城市停車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咪表”。7年過去,“咪表”在威海已全面陷入“癱瘓”,今年3月底以前,經營“咪表”的這家公司將徹底退出威海。與此同時,一種新的“非接觸式智能收費停車場”已在威海亮相,并將逐步在全市推廣。山東威海也成為國內首個將射頻技術大規(guī)模用于停車管理的城市,標志著威海停車管理“智能化”再次起步。
水土不服,咪表“走麥城”
2003年,經政府授權,來自北京的一家企業(yè)開始在威海嘗試停車“智能化”管理,即在車位旁邊安放計時收費的“咪表”,市民在此停車刷卡計時收費。據這家北京公司的負責人介紹,當時“咪表”已在北京、廣州等大城市推行并取得了成功,威海是國內首個推行“咪表”的中等城市。
“咪表”在威海亮相不久,就落入尷尬境地。在政府協(xié)調下,咪表公司在市區(qū)昆明路、體育路、西城路、統(tǒng)一路北段共安裝“咪表”426塊,投資700多萬元。由于“咪表”設置量比較少,而市區(qū)停車位并未達到非常緊張的地步,許多駕駛員把車停在免費停車場和未設置“咪表”的地段。這就出現了收費車位大片閑置,免費車位爆滿的現象。久而久之,“咪表”干脆成了擺設,仍需安排大量的收費員收取零錢。一些辦理停車卡的駕駛員,一張100元的卡僅用了幾十元錢,就不得不閑置起來。
交警主管,“射頻卡”亮相
“雖然‘咪表’經營陷入困境,但他們實現停車管理‘智能化’的初衷是好的?!蓖=痪ш牳闭槊裾f。
以前,威海的停車場產權復雜,有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停車場,有單位建設的停車場,有個人承包的,有的則是沒有任何手續(xù),劃地收錢。停車管理以前歸口城管部門,但由于他們對駕駛員和車輛沒有管理權限,管理職能相對弱化。為此,該市今年初正式將停車管理權限移交交警支隊。自此,交警部門開始接管全市的公共停車場,并依法取締非法設置的停車場。
“明確管理主體,理順管理機制,為我們推行停車管理智能化掃平了道路?!币槊裾f。經過前期調研和技術研發(fā),威海交警部門決定把“射頻”技術應用于停車管理。3月15日,經過改造的威海市立醫(yī)院南側停車場,正式采用了這種新的管理手段。車輛進入停車場時,管理系統(tǒng)通過感應車載停車“射頻卡”的信息自動計時,車輛駛出時,后臺管理系統(tǒng)將根據停車時間的長短在停車卡上自動扣除停車費。整個停車收費過程中,駕駛人無需離開車輛,不需設置收費員。目前,威海交警共發(fā)放測試用射頻停車卡113張,即日起對這種智能收費停車場的相關功能進行測試完善。
根據威海交警的設想,把市內全部收費停車場進行智能化改造后,向市區(qū)每一輛登記在冊的車輛免費發(fā)放停車“射頻卡”,將“射頻卡”與社保卡或銀行卡綁定,由駕駛人自行充值,實現市內全部車輛在所有收費停車場的一卡通。
服務為主,不搞“產業(yè)化”
與以前發(fā)展停車產業(yè)不同,威海今后的停車管理不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著眼于如何更方便市民停車。
今年以來,威海市加大了城區(qū)停車位的開發(fā)利用。在城區(qū)主干道兩側人行道上,只要是路牙石之上寬度超過6米的,通過挪動盲道改造劃定車位,此舉可在中心城區(qū)增加500個車位。同時,交警支隊正積極協(xié)調相關企業(yè)和單位,將挪作他用的地下停車場恢復停車功能。此外,威海市政府還將在中心城區(qū)規(guī)劃建設新的地下停車場。
“以前免費的仍舊免費,以前收費的進行智能化改造,不會增加駕駛人的停車費用支出?!币槊裾f。今后,政府收取的停車費實行??顚S?,全部用于停車場的建設、新車位的開發(fā)以及停車條件的改善。為了提高車位的利用率,減輕市民的停車費用負擔,對于即停即走和停留時間較短的車輛,將考慮免收停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