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析是個老話題,但也是安防圈里一個長盛不衰的焦點,原因無他,只因人工智能真的好難!難到什么程度?舉個簡單例子說,斗毆檢測,目前的智能分析算法認為,多人聚集并有劇烈運動可判斷為斗毆行為;但實際上,打鬧也會被這種算法劃入“斗毆”行列,或是由于運動物體在畫面中所占像素太小,直接被算法過濾掉,該算法從模擬時代就出現,但至今優(yōu)化有限。簡言之,智能分析種類繁多,但至今真正實用、好用、穩(wěn)定的不是很多,最成功的莫過于車牌識別,不過在安防行業(yè)細分中,卻又是把車牌識別及其車輛特征識別與智能分析獨立區(qū)分開來。
目前的智能分析主要是指基于視頻圖像的智能判別,包括人臉識別、計數、行為分析、絆線檢測、物品遺撒/丟失等;同時還將智能分析延伸到了設備系統狀態(tài)檢測、圖像畫質檢測(如模糊、虛焦等)等。若是細分了說,據統計,目前至少有近百項細分算法。
2015年,可以說是智能分析大跨步的一年,雖然智能分析算法種類新增不多,但穩(wěn)定性、算法優(yōu)化、多技術聯動分析等,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比如科達的機器識圖直接在無壓縮視頻源上進行特征提取并將數據結構化、??低昐mart 2.0的算法升級、深瞳開發(fā)的基于紅外探測與圖像內容分析相結合的三維行為分析等。除了這些變化外,2015年的智能分析還出現明顯的物聯網、大數據處理趨勢,比如宇視科技的超感2.0、??低暤腄T 1.0等,前者除了視頻內容分析外,植入了眾多傳感器的使用,如陀螺儀、全球定位系統等;后者直接升華到大數據分析。當然還有一些比較低調的廠家,如大華股份、杭州智諾、北京博思廷等,也在不斷完善自己的智能分析系統。
本次有幸邀請到了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智諾科技等企業(yè)的參與,他們將為我們呈現精彩紛呈的最新智能分析研究成果。當然,若要了解他們更多產品或更多品牌的智能分析設備,也可關注a&s安防知識網,更多精彩等著您!
測試項目
產品結構及外觀設計
產品的基本功能,如畫質、視頻碼率處理等
產品的算法種類
智能分析參數的配置及產品易用性檢測
智能分析功能檢測
智能算法搭載服務器的負載能力
測試環(huán)境及設備
a&s測試室,可調光暗室,仿真環(huán)境模擬
高性能電腦
PoE交換機
輔助測試道具,如假人臉等
創(chuàng)維6M48專業(yè)安防監(jiān)視器
圖像采集設備,如攝像機等
配套識別系統,如平臺或分析服務器等
基本功能測試道具,如清晰度測試卡等
測試者介紹
張淂福 本刊資深技術顧問,負責本次測試的技術指導工作。
湯凱 本刊采訪編輯,負責本次測試的記錄及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