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國土”就是國土信息化建設,是通過實地測繪調查獲取基礎地籍信息,并結合現代計算機技術的最新成果,對這些地籍信息進行管理和利用的系統工程建設項目。
“金土工程”是2004年1月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國土資源部視察工作時提出的。金土工程是在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建設的總體框架下,圍繞當前國土資源管理的中心工作,選擇耕地保護、礦產資源管理、地質災害防治等重要業(yè)務,在流程梳理、整合的基礎上,建立業(yè)務應用系統和相應的信息服務系統,形成邊界清晰的政務信息系統。金土工程的總體目標,是完成“三大系統”建設(即耕地保護國家監(jiān)管、礦產資源國家安全保障和地質災害預警、預報與應急指揮系統),建立覆蓋國家、省、市、縣級國土資源電子政務管理信息化系統。
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了“金土工程”一期建設目標。十一五規(guī)劃中,國土行業(yè)信息化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國土資源管理主要業(yè)務應用系統,建立國土資源調查評價信息化體系,加快基礎性、戰(zhàn)略性數據庫建設,建設國土資源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國土資源數據中心?!敖鹜凉こ獭笨傮w建設方案中已經明確總體目標,即建立覆蓋四級的“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國土資源管理運行體系。
1.概述
按照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一五”規(guī)劃》要求,為進一步加快辦公自動化建設步伐,進一步提高國土資源工作服務社會的能力,應結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現狀,進行建設規(guī)劃設計。
2.國土資源行業(yè)網絡建設需求分析
2.1 基本業(yè)務系統
國土主要應用系統如下:
[nextpage]
2.2 提高信息系統處理能力
業(yè)務系統中運行的數據類型主要包括大量的文本,以及海量的圖形圖像,包括基礎地理信息、矢量圖形信息、衛(wèi)星遙感動態(tài)檢測信息、視頻影像,同時還有實時性要求非常高的視頻會議需求。
對系統來說,一般數據查詢響應時間小于2秒,并且支持超過200個用戶的并發(fā)訪問能力。
2.3 網絡通信需求
? 滿足國土資源系統內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需求
? 滿足本系統內大數據量圖形圖像的傳輸、交換需求
? 滿足網絡傳輸可靠性需求
? 滿足系統通過門戶網站向公眾發(fā)布和收集信息的需求
2.4 安全保密需求
? 物理安全:首先要做到內外網嚴格分離。
? 網絡安全:對接入網絡的用戶身份進行鑒別,采用整體安全解決方案實現網絡整體的安全防護。
? 信息傳輸安全:信息傳輸過程中做到實時監(jiān)控;在廣域網或城域網中采用專線形式互聯。
? 信息存儲安全:針對不同級別的信息系統做相應的數據安全保護方案。
2.5 網絡建設總體規(guī)劃
1)高速:實現骨干支持萬兆傳輸,千兆或百兆到桌面。
2)穩(wěn)定:穩(wěn)定分為兩個層面,一方面充分考慮網絡設備自身的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要求網絡提供充分冗余和備份能力,提高全網和局部網絡的穩(wěn)定性。
3)安全:進行整網安全部署,將安全融合到網絡架構中,保證關鍵設備、關鍵應用的正常運行。
4)易管理:網絡拓撲規(guī)范、統一、簡單。能夠方便的對全網進行策略管理。
5)統一數據中心:將數據統一存儲,能夠方便的管理,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先進性:能滿足今后5年的發(fā)展需要,適應各種變化。
2.5.1 網絡骨干建設分析
1)綜合考慮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現有狀況,本次網絡建設內網將建成萬兆以太網,而外網以千兆以太網技術為主,同時內外網核心設備均具備萬兆再擴展能力。
2)網絡構架以星形為主,在規(guī)范、統一、冗余的同時,要盡量保證拓撲結構簡單。
3)核心層主要負責網絡的高速轉發(fā),盡可能少的部署策略。
4)接入層將各樓層PC直接接入。常用策略將在該層部署。
5)本次網絡建設所需的核心交換設備,要求全硬件支持IPv4和IPv6協議。并能穩(wěn)定可靠的進行三層線速轉發(fā)。
6)本次網絡建設設備要求在滿足建設需求的條件下,能夠提供一定的擴展,滿足網絡日后的發(fā)展和建設。[nextpage]
2.5.2 數據中心建設分析
數據中心會擁有多類信息系統,隨著業(yè)務的發(fā)展未來還會有擴展。本次數據中心建設將不同的信息系統按等級劃分不同的區(qū)域,另外考慮將服務器數據納入到統一的存儲盤柜中,提升其易管理性和安全性。
2.5.3 網絡出口分析
1)網絡出口的監(jiān)控:本次網絡建設,要能夠在網絡的出口部分對會話進行監(jiān)控。
2)出口P2P應用控制:由于P2P應用消耗了大量的網絡帶寬,本次網絡建設要在外網出口部分對P2P應用進行有效控制。
3)炒股、即時通信工具控制:上班時間嚴禁用戶上類似網站,并向管理員提供監(jiān)控功能。
4)出口安全控制:在出口部署適當的安全策略,保障內網安全。
5)對內網來說,在出口部署安全策略、再通過路由器與對外互聯單位做專線互聯。
2.5.4 全網策略部署分析
本次全網策略的部署將從兩個方面分別進行考慮,分別是策略部署和策略管理。
1)策略部署
a)常規(guī)安全防護ACL——通過對交換機ACL的部署,對于常見病毒和網絡攻擊進行過濾。
b)廣播控制——通過各種控制手段(如ACL、廣播閾值、安全偵測),控制網絡廣播。
c)QoS管理——全網對服務質量進行控制管理,保證語音和視頻業(yè)務的服務質量。
2)策略管理
a)有效的邊緣策略部署——網絡策略部署邊緣化,盡量在接入交換機進行策略部署。但是要考慮管理操作的方便性和快捷性。
b)統一策略管理平臺——要求對后續(xù)建設交換設備能夠提供統一的策略管理平臺,方便網絡管理人員的查看與操作。[nextpage]
3.國土資源行業(yè)網絡系統解決方案
從業(yè)務應用體系出發(fā),國土資源廳搭建了信息基礎平臺。我們提供的是面向業(yè)務的解決方案架構,通過多種網絡設備的組合,為國土資源廳提升業(yè)務承載能力。
3.1 解決方案拓撲結構
政務內網與外網物理隔離,內網采用專線的形式實現。外網由省廳或地市相對獨立建設。拓撲結構如下(分別為內網和外網):
整個網絡主體分為三層結構,核心層采用了兩臺模塊化核心路由交換機RG-S8610,同時配置了雙引擎、雙電源做冗余備份;匯聚層采用萬兆交換機RG-S5750;接入層采用安全智能接入交換機RG-S2600。在安全服務區(qū)采用邏輯隔離的方式,使用防火墻設備保護服務器區(qū)。同時以入侵檢測設備做安全事件分析、記錄。
其中,內網核心與匯聚之間萬兆鏈路為主干,千兆鏈路做冗余熱備,同時萬兆和千兆鏈路以WCMP技術進行負載分擔;外網核心與匯聚間采用雙千兆鏈路做負載均衡。[nextpage]
3.2 廣域網接入結構
國土資源廳內網系統建設依托運營商專線,建成連接部機關和各地市的地面通信網絡的廣域網,并可以在需要時平滑的遷移到國家電子政務內網統一平臺。在通信線路的基礎上,通過添加相應的網絡設備(如路由器、防火墻以及其他的安全設備),可以組成整個系統的IP網絡。
在此次網絡建設中,對國土資源部的互聯主要通過防火墻等安全設備,并通過RSR 50E做連接專線的接口。在連接地市方面,將原有的廣域網設備做降級使用,作為與地市互聯的備份鏈路,采用公網VPN。另外采用新的、具備高性能的RSR 50E與RSR 50設備做專線互聯,在主干鏈路的選擇上可以是MSTP或SDH等主流專線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