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就詢問“亞安明景”公司與行業(yè)內熟知的天津市亞安科技電子有限公司與常州市明景電子有限公司是什么關系?針對網友反映,筆者進行了翔實資料查詢,原來一家叫做南京振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在2005年10月份就已注冊亞安、明景兩商標,而天津亞安、常州明景這兩家公司分別于2009年6月、2008年8月注冊這兩商標。事實證明,南京振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中國亞安明景股份集團有限公司)與天津亞安、常州明景并未有任何關系。
在商標界,一直以來有一個故事傳得沸沸揚揚:2003年韓國現(xiàn)代集團以4000萬元的價格從章鵬飛手中買走“現(xiàn)代”汽車商標。這個故事是眾多的商標炒作者茶前酒后的經典話題,讓無數的商標持有人熱血沸騰,不僅讓人設想要是幾十年前把美國的微軟的“window”注冊為商標,蓋茨會不會付上一個億要購回?著名的商標之爭的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商標在經濟活動中的威力已愈益凸顯。對于企業(yè),要根據自身實力,建立品牌建設梯隊,做好知名品牌、馳名商標的創(chuàng)建工作,也要強化品牌保護,防止他人惡意搶注和惡意使用。
安防行業(yè)不乏由于缺乏商標意識,未能認清商標是重要的知識產權,導致一些企業(yè)自家品牌的商標名稱被其他公司注冊的現(xiàn)象。針對安防行業(yè)此次商標類似事件,筆者獨家連線了浙江大華科技的市場的負責人周先生也很無奈的表示:“面對惡意搶注商標的事件,我們也無法阻止,2007年新商標管理辦法出臺后加強了一些個人申請商標的限制,我們只有加強自己有品牌意識,加大宣傳讓消費者區(qū)別清楚,產品商標的一些細節(jié)?!?/P>
商標保護重在制度品牌戰(zhàn)略
商標保護重在制定戰(zhàn)略。作為一項重要的知識產權,我們需要全局性的長遠整體謀劃,來實現(xiàn)市場競爭優(yōu)勢地位。需要通過信息收集與分析、創(chuàng)造、運用、保護、管理、文化建設來系統(tǒng)地實施戰(zhàn)略。“華為”、“好孩子”、“恒源祥”等民族品牌都是很好的商標戰(zhàn)略典范。但我們仍有很多企業(yè)還處在不知所措、無從下手、或如履薄冰四面受敵、或漠不關心僥幸茍存、或硬著頭皮被動挨打的局面。尤其是湖北企業(yè),在這方面尤顯嚴重。通過以上案例,不難看出一些問題所在。[nextpage]
首先,要十分注重信息收集與分析。企業(yè)需要持續(xù)關注關聯(lián)商品、近似商標的注冊申請情況;最為簡便易行的方法是自己或委托專業(yè)法律服務機構實施動態(tài)的監(jiān)控。浙江“稻花香”商標是2002年5月7日核準注冊成功,依據我國商標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對初步審定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任何人均可以提出異議。公告期滿無異議的,予以核準注冊,發(fā)給商標注冊證,并予公告”。也就是說2002年2月7日至5月7日三個月的時間內,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該商標注冊的異議,但是湖北稻花香公司卻遲延至2002年10月15日即在商標已經核準注冊后才提出來。這時的法律程序處理上的難度類似于法院訴訟中超過了上訴期而選擇申訴一樣,明顯比初審異議期內提出異議要艱難。勁牌公司同樣是在“勁霸”2000年5月14日獲得商標局核準注冊后,于2000年7月7日才提出爭議申請,而喪失了法定異議期內的最佳異議權。盡管最后兩者命運有所不同,但馬拉松式的爭戰(zhàn)不知是否已經給湖北的企業(yè)主帶來商標戰(zhàn)略上的某種領悟呢?
其次,要學會借助外腦?!皠拧迸瓢冈诒本┦懈呒壢嗣穹ㄔ簩徖碇?,其委托代理人只是公司的一名職工,而久久公司卻委托了專業(yè)的知識產權代理機構法律專業(yè)人士出庭參與審判活動。畢竟,涉訴事務處理的確需要專業(yè)性較強的法律知識和技能,而非普通民眾自學一下就會的。
再次,商標注冊需要充分分析后再作適當及時的申請。我國的商標法遵循的是“申請在先、注冊在先”,輔以“使用在先”的原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并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武漢的“精武人家”商標和天津市精武畜禽繁育科技有限公司“精武”注冊商標之爭的失利,與太晚申請和申請時查詢檢索分析不充分有很大關系。
同時,在申請注冊時需要對擬注冊的商品(服務)相關類似商品(服務)以及類似商標作全面充分的查詢、檢索、分析,切忌盲目,更不能被極少數不良商標代理機構以各種形式蒙蔽,而喪失了最佳時機。
商標是企業(yè)產品和服務品牌建設的一把法律利劍,用好了可以為企業(yè)帶來無限優(yōu)勢利潤空間。有人解釋說:與外地企業(yè)相比,湖北企業(yè)包括武漢企業(yè)商標意識比較差,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導致自己維權過程很被動,屢陷“商標門”。其實根本原因是企業(yè)對商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商標基本知識欠缺,不懂得商標戰(zhàn)略,更不愿意借助外腦構建企業(yè)的商標戰(zhàn)略。